星期日, 12月 16, 2007

時間迴旋(Spin)

作者: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Robert Charles Wilson)\譯者:陳宗琛\aNobii博客來

很厚的書,將近600頁,比一隻手機還厚。

很棒的設想:如果地球被一層膜隔離,時間不再同步,人間一秒宇宙三年,會是什麼樣的世界呢?

山中不知年的民間故事如今放大到宇宙之中,身在其中的不只是老神仙和因緣際會闖入的平凡俗子,而是整個地球!所有人所有生物。

即然大家都住在地球上,不能離開又如何呢?
問題在太陽!據說太陽在五十億年之後將變成紅巨星(red giant),越來越熱,越來越大,在它吞掉地球之前地球早就無人住人。
題外話:電影《太陽浩劫(Sunshine)》中的危機則是太陽快熄火了,地球整個冷到不行。

問題在時間!宇宙五十億年在被“時間迴旋透析膜”包圍的地球上只有五十年而已!
所以,世界末日真的會在人類的有生之年遭遇到啊~

於是有人利用這樣的時間差開始改造火星,先是改造大氣,最後再送人移民過去,為人類保留一點希望,至少不會絕種。可是沒想到當火星發展到某個程度,他們也被“時間迴旋透析膜”包圍了。

 

書中沒有英雄,沒有開著太空船穿梭宇宙的英雄,沒有身手矯健功夫了得百步穿楊的英雄,沒有推理能力一級棒的英雄,沒有特異功能心電感應的英雄。只有一個平凡的醫生-泰勒,從他的角度去看這一切事件的發生。因為平凡,所以故事有一大部份的厚度都在描寫一些兒女情長。

 

本書榮獲2006年雨果獎(Hugo Award for Best Novel)

 

延伸閱讀:

星期六, 11月 17, 2007

拉瑪系列(Rama)

  1. 拉瑪任務
  2. 拉瑪再現
  3. 拉瑪迷境
  4. 拉瑪真相

除了第1集是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所寫之後,後面3本都是和簡崔‧李(Gentry Lee)合著。
所以,除了第1集有濃濃的克氐硬科學風外,其它的多半偏向社會、政治、宗教等較為軟性的題材。
就個人而言,第1集較佳,但相對於克拉克其它作品卻不是較佳的。

 

星期六, 11月 03, 2007

火星文字的鐵證

翻攝自《惡夢工廠Ⅱ

星期六, 10月 20, 2007

[短記]《夏之門》(The Door into Summer)

作者:海萊因\譯者:吳鴻\aNobii

(1)從1970冬眠30年。(2)搭乘「時間軌跡台」再回到30 年前。(3)再冬眠30年。

(1)是為了復仇。(2)為什麼?回去發明勤勞夥計和製圖阿丹;誘 拐蘿莉-瑞琪,要她到21歲再去冬眠,等她醒來再娶她。(3)享樂!

作者在1956年創作本書,50年前的作品現在讀來依舊精彩,真不愧是經典之作!
和作者另一本《銀河公民》相比,我更喜歡這本《夏之門》。

夏之門的典故:主角戴維斯和他的貓-彼得,曾經住在一間有12個門的房子。
彼得討厭寒冷的天氣,可是牠又習慣一定要在屋外解決拉撒的生理問題。
於是戴維斯就一扇一扇的幫彼得打開,讓牠知道每一扇門外面都是冬天。
而那通往夏天的門,就是彼得想要尋找的。

[短記]《失竊的孩子》(Keith Donohue)

作者:凱斯‧唐納修\譯者:朋萱、朱孟勳\aNobii

當愛德華出生後,亨利和黛絲的親朋好友都認為孩子長得不像他們兩人。這讓我想起某個整容的笑話--帥哥美女生下醜小孩,帥哥老公認為自己戴了綠帽子,美女老婆只好承認自己是“整形美人”。

故事相當精彩!

[短記]《藍鬍子》(Bluebeard)

作者:馮內果\譯者:陳佩君\aNobii

雖然說是在寫自傳(過去),卻又混雜著日記(現在)。
文字的流程於過去與現在之間隨性的跳躍。
剛開始閱讀時頗不太能適應,幸好每一個分段都不是很長,還有好 心的分隔線提醒分段了。

和作者另一本書《第五號屠宰場》類似,也是在時間序中跳來跳去。

星期六, 10月 13, 2007

[摘錄]《來偷這些點子吧》

作者:史提夫.寇恩\譯者:吳鴻\aNobii博客來

  • P.151 人們會重複自己習慣的模式
    如果你喜歡那個第一次吃到的麥香堡,以後就很有可能再吃第二個,一次又一次再回來……只要這些漢堡看起來、嚐起來,還有,沒錯,甚至摸起來,都是始終如一。速食業是這一條顧客法則的最佳例證。顧客之所以會回來,是因為他們每一次都有同樣的用餐體驗。
  • P.158 切勿冷落最佳顧客
    既然明白你的顧客是誰,現在的重點就是該如何對待他們。如果有人自稱是個非常好的顧客,大多數的公司,無論規模大小,自然的反應就是不再和他連絡。他們相信,要是寄太多信函或電子郵件給他,做更多提議,就可能會惹毛極佳顧客,這種目法是錯誤。要小心,假如你停止交流,或是減少通訊,不像以前那麼頻繁,你傳遞給顧客的訊息就是:「你對我們再也不重要了。」
  • P.161 每當你和數量龐大的一群人交流的時候,你難免會聽到負面的意見從比例非常小的個體傳出來。這是難免的,但是,千萬不要為了少數幾個抱怨的人,影響到你整體方案的執行!

星期二, 9月 18, 2007

[轉貼]讀經典可以怎樣的方式增進心智?(10 Ways to Improve Your Mind by Reading the Classics)

原文出處:http://www.lifepro.cn/archives/342187

某天我看到一些令人驚奇的關於閱讀的統計, 根據一項統計, 42%的大學畢業生不會再閱讀一本書.大多數人都在讀10年內的暢銷書, 很少人閱讀經典作品. 儘管這些人類的文化遺產被遺忘很不幸, 但我們可以更好的利用它們提升自己. 通過閱讀它們, 你可以提升你的心智, 讓你具有更多優勢.

1. 更大的詞彙量
閱讀經典時, 你會遇到許多已不常用到的詞彙. 為什麼要學多數人已經不用的詞彙呢? 這樣做, 可以是你與別人拉開距離. 擁有更大的詞彙量, 就好比向工具箱內放入更多工具. 一個存放詞彙的大的火藥庫, 將使你的表述更有感染力. 你將能夠更精確的交流, 並且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 你很有思想. 這將在工作以及社會上給你帶來一定的優勢.
村長:用過於艱深的詞彙反而文章難以消化,過多的罕用詞彙反而造成讀者的挫折感。

2. 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經典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最容易的方法. 閱讀的同時, 你不自覺的就會吸收作者使用的語法和文風. 為什麼不像最好的作者學習呢? 偉大的作者們傾向於(用文字)來掌管你的心智. 閱讀之後, 我發現我的思想開始反映作者的風格.這種影響也延伸到寫作上, 幫助你寫出清晰有韻律的句子.
村長:如果所謂的經典是指外文作品而你又無法閱讀原文時,譯本的選擇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差勁的譯本只會讓人遠離經典。

3. 提升說的能力
成為好的說話者往往與成為一個好的作者一起, 因為兩者都要求你成為一個好的思想者. 思想巨匠們的作品將使你學會以獨特的風格清晰的表述你的觀念. 通過提高你對英語的掌控, 你將變得更有說服力, 更有思想, 並且將比別人表述更清晰.
村長:寫作可以經由長時間的醞釀與修改而臻至完美,但說話往往需要的是臨場反應及機智。多讀書至少可以讓你言之有物。

4. 新的思想
這是不是一種諷刺: 新思想的最好來源竟是那些已經過世數百年的作者? 我已經從許多經典中, 得出我的一些最好的思想. 事實上, 當你考慮到與周圍的人的比較, 你就會理解這一問題. 你認識的每個人都在閱讀一些流行的Blog和暢銷書. 和其它的人一樣吸收相同的觀點, 將令你的思考同質化, 重複化. 更不要說讓你的思想聽起來有原創性了. 從經典中尋找激勵, 你可以提升你的創造力和新的話題.
村長:這是相對的。流行的觀點和過去的想法在量的角度上就有極大的差距;而現在的觀點也可能是根基於過去的想法。如果不以新舊來區分,在看過流行的事物再去看過去的事物,不也是另一種新嗎?

5.歷史性的觀點
我可以自己來論證這一點, 但是既然愛因斯坦以及論證過, 為什麼還要自己來呢?

那些只讀報紙以及當代書籍的人, 在我看來, 就像一個極度近視的人鄙視眼睛一樣. 因為他從未看到或聽到其它觀點, 他完全依賴於他的時代的偏見和潮流. 就算是那些不吸收他人的思想和經驗的人的觀點, 也比那些單調無價值的觀點要好.
一個世紀內只有很少人擁有清晰的頭腦,文風與良好的品味. 他們保存下來的作品屬於人類最珍貴的物品.
沒有什麼比跨越今人的偏見更重要.

村長:雖然沒有必要重新發明輪子,但有時候從根本去變革也是一種創新,像iPhone。

6. 教育性的娛樂
讀書是有趣的. 關鍵是要越過最初的詞彙壁壘. 事實上, 它比你想像的要簡單的多. 就算是那些最具有挑戰性的作者, 也只使用有限的詞彙. 掌握這些詞彙之後, 你將發現經典和現代作品一樣易讀, 並且要更有刺激性. 經典被保存下來, 有其娛樂方面的原因. 這就是那些電影製片人願意去拍經典作品的原因-他們有最好的內容.

7. 智慧
如果你希望精通談話的藝術, 讀經典是很必要的. 它們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在十年內不會像暢銷書榜上的99%的書那樣消失.讀經典的過程中, 你會對那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觀點有更深層的思考. 引用亞里士多德或者伏爾泰的名言可以很好的幫你贏得爭論.

8.使閱讀更有效率.
我剛讀過 Cormac MacCarthy寫的 The Road 一書, 它贏得了普利策獎, 很不錯. 之後, 我讀了Lolita 的前幾章, 我被它的出色所震撼. 事實上, 好書並不是每年都會出現. 如果你只閱讀當代文學, 你將會失去很多. 為什麼不將你的多數時間用在讀最優秀的作品呢?

9. 使你思想的聲音與眾不同.
如果你是一個作者或是一個Blogger, 那麼忽略掉經典作品將是一個錯誤. 這與你的寫作主題無關. 無論你寫哪方面的文章, 你需要變得更有說服力並且讓你思想的聲音與眾不同. 最好的方法來源於那些大師.

10. 學到永恆的思想
我們傾向於相信, 在我們生活的時代, 技術已將身邊的一切改變. 事實上, 我們活在今天的感受和幾千年前一樣. 經典永遠為我們帶來有價值的教益. 它們包含能對你的生活直接產生影響的信息. 如果你不相信我, 那麼試著去讀富蘭克林自傳, 看看你是否一無所獲. 閱讀經典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人類的處境, 對現代的問題形成更深層的理解.

最後, 我認為我很歡迎批評的聲音. 我並不是要攻擊現代的一切.只讀經典不讀其他的東西, 和忽略這些經典一樣愚蠢. 我們要將古代的智慧和現代的創新結合起來.

你可能還會願意看到相關的文章:

10 Ways to Improve Your Mind by Reading the Classics by John Wesley

翻譯 by 河流 @ LifePro

歡迎訪問 LifePro: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星期二, 9月 11, 2007

[心得]《凍結的香氣》

作者:小川洋子\譯者:王蘊潔\aNobii博客來

味道、記憶、數學、追尋、拼圖
香氣會飄散,凍結的是人的記憶與心。

涼子的同居男友弘之在送給她一瓶名為「記憶之泉」的香水後自殺了。
在冰冷的太平間,居然出現了一名很像弘之男子出現,是他的弟弟-彰。
可是弘之說過他的雙親因為車禍過世也沒有弟弟…

為了追尋弘之自殺的原因,涼子跟著彰回到了弘之不曾透露或刻意隱瞞的老家,看到滿屋子的數學競賽的冠軍獎杯獎牌獎杯狀,和弘之母親近乎異常的舉動,涼子發現自己居然完全不了解自己深愛的男人的過去。

在過程中,15年前到布拉格比賽的線索幾乎都是空白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涼子決定跟著弘之的腳步去一探究竟。

 

  • P.146 安靜是最重要的。在區別氣味時,每個人都必須徘徊在廣袤的過去。過去的世界沒有聲音,就像夢也沒有聲音一樣。記憶是唯一的路標。

星期五, 9月 07, 2007

[心得]《銀簪子》(GRANDMA'S HAIRPIN)

作者︰蕭菊貞\aNobii博客來

“銀簪子”是一部記錄片,蕭菊貞是導演。“銀簪子”是一本導演與觀眾或讀者分享其拍攝過程及感受的書,蕭菊貞是作者。
“銀簪子”是一支祖母留下來的飾品,也是血濃於水的象徵。

http://www.pts.org.tw/~web02/Seminar/p4.htm

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來台,帶了六十萬大軍,他們以為不久之後就可以反攻大陸回家了。

沒想到一待四十年,兩岸才開放。於是,這群老兵成為台灣與大陸間最尷尬的一群人!
家,歸不得,不可求。

蕭菊貞的父親也是老兵。奶奶的一支銀簪子,讓蕭菊貞
走進了父親的世界,和許多老兵伯伯們的深深思念……。

記錄片是2000年出品的,有得獎也參加過不少影展(參考),可是我沒看過,連聽都沒聽過。

書中的文字如散文般娓娓道出一些拍片的辛苦與困難,老兵們對大時代的無奈、對家鄉的思念、對生命即將走到尾聲的無力……

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並沒有意識到本省和外省的差異。頂多只有在填寫個人資料時有欄「祖籍」,父親說寫福建。
啊,福建,聽起來就很有福氣的樣子,然後再聯想到地理課本上的武夷山照片,嗯,這就是我的祖籍。如此而已,有什麼斯土斯民的感情嗎?沒有。只有那些已是歷史的地理課本中的狹隘印象,甚至考完試就忘了。

省籍問題,反而是在有投票權之後,才慢慢從報章新聞中注意到。真正對選民有益的牛肉都被這些意識型態的問題所模糊,而這就是台灣政治的可悲。

  • 現實一點都不美。甚至殘酷得讓人討厭。
  • 我討厭面對死亡,它讓你完全無能為力,某一種關係硬生生的被切斷。
  • 而我,客家人和外省人的孩子,是台灣人?新台灣人?還是外省二代?對於這種粗暴的分類法,我一直感到厭惡,翻開台灣近代史,我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純種台灣人?我以為,我生在這土地,長在這土地,我是台灣人啊,為什麼有一把尺,老把我撥到海峽中間呢?
  • 我討厭政治,但我們生活在台灣,卻怎麼也擺脫不了政治的陰影,像卡通中被施了咒語的烏雲,你怎麼躲也躲不了,它就是在你上頭。
  • 「從此」有些時候是這個意思,作者想去喝杯熱牛奶,好好睡一覺了。
  • P.192 結局,通常是一個故事的高潮,激情的、溫情的、濫情的都好,至少要製造一種情緒,讓觀眾或讓讀者覺得不至於損失。
  • P.196 糾纏,是一種很恐怖的狀態,也就是還不夠清明,絞成一團,而且還會繼續下去。
  • P.210 「你什麼也無法改變!」我聽見冷冰冰的死神的聲音。

星期一, 9月 03, 2007

[心得]《變成麵包的夢》

作者︰鹽田雅紀\繪者:越智典\譯者:游珮芸\aNobii博客來

小麥還在小麥田裡生長時,只能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風得到訊息。
不遠的北方有吃草的牛,遙遠的南方有廣闊的海洋,風吹起時也和小麥田一樣的波浪搖擺。

「我們將來會變成什麼呢?」隨著小麥逐漸成熟變金黃,未來也成了他們的話題。
不同的風有不同的回答。馬鈴薯肉湯、煎黃的鍋貼、涼透的烏龍麵、細細的麵線、香脆的炸蝦酥皮、鬆軟的麵包……
每粒小麥都為著自己未來要成為什麼“佳餚”而懷抱夢想。

而其中有一株特別低矮的小小麥,雖然生長得比別株慢,卻也同樣有著相同的夢想。

小麥們成熟了,收割、研磨,成了麵粉。
在麵包店裡和酵母嬰兒、奶油小生、海鹽公婆、烤爐中的石頭公。
在烤爐中,小麥們繼續夢想著,下輩子要當什麼…

書中的插畫也很棒,替文字加分不少。

  • P.68 垂頭喪氣的話,連幸福之神都會逃之夭夭。
  • P.84 只要找回自己的夢想,就不會再軟趴趴地融化,不會再失去自我了。

星期五, 8月 31, 2007

[摘錄]《永恆的傾訴》

作者:張曼娟\aNobii博客來

  • P.24 <彈性的必須>(絲襪) 從腳趾尖開始,一點一點往上拉,服貼的、柔軟的、透明的,越過腳背,足踝,輕輕的裹住曲線柔美的小腿,多麼像是一次愛撫的儀式?
    文中有提到電影《真愛伴我行(Malena)》女主角穿絲襪的過程。
  • P.27 女人穿上絲襪只能改變下半身,男人搶劫的時候套在頭上,整個人都能改變,影響更為驚人。
    有圖為證:http://img250.imageshack.us/img250/530/00584084vh7.jpg
  • P.30 <沒有口紅,我不出門> 口紅,是女人對於男性最明目張膽而又理所當然的挑逗。
    感官之旅》據人類學者指出,嘴唇使我們想起陰唇,因為嘴唇在受到挑逗時會發紅、腫脹,這是女人總用口紅來使嘴唇看來更紅的原因。
  • P.39 <魔鏡,魔鏡,告訴我> 許多人終身都在尋找一面「好」鏡子,卻不是誠實的鏡子,好鏡子總是隱惡揚善,令我們愉快。
    有的人喜歡向朋友抱怨,說某某某又在背後說他壞話,說誰誰誰故意找他麻煩。
    如果你提出一些建議,他總是說「你不了解啦」「事情沒那麼簡單」。
    如果你跟著他一起罵那些人,他就會覺得心情好多了,終於有人能體會他的痛苦。
    只是,和他相處久了會讓人厭煩,於是他能罵的人越來越多,因為越來越多人離開他。
  • P.42 <以香油膏我的身> 當我們長大之後,很多人便失去了他人的撫觸和擁抱。
    是啊,尤其是男人。男人摸男人怕被說是GAY,男人摸女人怕被說性騷擾,男人摸小孩怕被說誘拐,男人摸自己怕被說變態…
  • P.71 <存在的短暫見證> 然而證書也很虛無,出生證書證明你是一個人,卻不一定能活得像一個人;結婚證書約束夫妻必須廝守終身,卻不能保證彼此相愛;死亡證明書宣佈了此人再不能做壞事也不能做好事,而他做過的好事壞事的影響,並未終結。
  • P.74 <指上光圈,心中鎖銬> 女人甘願為了一只戒指付出一切,這付出遠遠超過戒指的價值;然而,男人常常在和女人分手的时候索回戒指,女人卻索不回已經付出的一切。
    有些事物是無法以世俗的物質標準去衡量評價的。
  • P.99 <皇冠的爭奪戰> 當女人無法從自己的專業與能力中獲得驕傲和自尊;當這個社會仍以女人有個豪門歸宿為尊貴,便永遠會有漂亮的女生搶走皇冠而微笑,搶不到皇冠的女生傷心的哭起來。

星期二, 8月 28, 2007

[心得]《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作者:畢恆達\aNobii誠品

沒說的事其實就是如何寫論文。

我沒寫過論文也沒有機會去寫,不知道寫論文是不是也要靠天份,還是努力的東拼西湊就可以寫完。
不過,書中的一些論點和看法在寫論文之外也很有幫助,如寫心得。當然,心得不用像論文一樣要有架構要非常嚴謹。
書中很大部份是關於論文寫作的注意事項,也就被我跳著快速瀏覽過去。

下面2句是我覺得不錯的句子。

  • 你所看到的、發問的問題,都與你的觀點有關;它取決於你認為它有意義或者沒有意義。說與不說都反映了你的位置與角度,也都造成某種後果。該看而沒有看到是盲目,不該看而看到,我們說他戴著有色的眼鏡,也有可能助長了社會中既存的刻板印象。就像人生一樣,行動還是不行動、說話還是沉默,都已經是一種選擇、一種立場,都要負責任。
    以選舉為例,不去投票可以視為是一種沉默也是另一種選擇,投票率的高低會微妙的影響最後結果。又如社會新聞中的家暴事件。
  • 研究者要利用文獻,而不是讓文獻利用。沒有理論,你就缺乏洞見;過度依賴理論,卻又讓理論強加在研究之上。因此如何從暨有文獻中得到啟發,對之保持高度的反省能力,且對新觀點保有開放的態度,就是研究者必須不斷自我訓練的課題。所以研究者需要的其實是開放心胸(open-midedness)而不是腦袋空空(empty-headedness)。

延伸閱讀:

星期六, 8月 25, 2007

[心得] 《向田邦子的情書》

向田和子\aNobii博客來

向田邦子,1929年生於日本東京,1981年08月於台灣三義因空難墜機事件而猝逝。
題外話,前幾天(2007/08/21)華航CI120班機在日本那霸機場發生爆炸。

這本書是向田邦子的么妹向田和子整理邦子的遺物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追憶文字而成的。

書分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邦子和N先生的書信往來及N先生的日記。這部份的文字很“流水帳”,N先生記的是每天幾點起床、聽到什麼廣播、吃的東西、買的東西(兼記帳)、和邦子見面時做了什麼聊了什麼。很是無趣。

第二部份則是由和子所寫,從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處理邦子的遺物,和家人回憶邦子的往事,和父母的互動,和弟妹的互動,以及拼湊推敲和N先生的交往。算是讓讀者對向田邦子有更多一層的認識。

向田邦子是家中的長女,獨立有主見。
24歲時父親外遇,而她自己所愛戀的對像-N先生-是個有家室的人,也就是不倫戀。

 

延伸閱讀:

星期四, 8月 23, 2007

[心得]《女兒的道歉信》

作者:向田邦子\譯者:張秋明\aNobii博客來

又是書名問題。日本的書名是《沉睡的酒盅》到了台灣卻改成《女兒的道歉信》,想來又是為了行銷上的考量,要搭配作者另一本書《父親的道歉信》吧。

這是本散文集,蒐集了發表在各報章雜誌的文章而成,和《隔壁女子》的短篇小說集有所不同。
這本散文集,大部份都圍繞在「記憶」之中,有人的記憶、有動物、食物、景物的記憶。

有時候會羨慕這些作家,能將以前的事物記得清清楚楚。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腦的記憶結構不同,還是對生活的專注與否,我的記憶本身只保存了“摘要”-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時間好像是上週上個月還是去年呢?那個人說了什麼,只記得當時感到十分激動……

對於時間軸的敏感度遠遜於對空間軸的熟悉。就像背誦唐宋元明清一樣的歷史軌跡,可是我卻無法記起這中間發生過什麼事或這事究竟是發生在那個朝代;對於歷史這門功課,我只能用短程的記憶體去裝載。

就因為這樣的記憶特性,所以我會想要記下些什麼,寫雜記,寫網誌,寫心得,靠著這些外部的記憶空間,保留更多的細節。只是,有時回頭看看以前寫過的東西,竟也會有些陌生的感覺,以及,當時怎麼會寫出這些的文字呢?

在時間軸上的我,過去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是同一個也是不同一個我。

星期一, 8月 20, 2007

[心得]《姊姊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

作者: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譯者:林淑娟\aNobii博客來

看起來有點沉重的故事,卻很吸引人。

從不同的角色不同時間點的自述,來交互穿插編織出故事的全貌,和《伊甸園的鸚鵡》類似。

對於安娜為什麼堅持要控告父母,一直是我想知道的。而坎貝爾為什麼要帶著法官(看護狗)呢?每次有人問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樣。

父母到底能不能決定自己兒女的身體呢?從不同角度來看都有不同的論點吧。如果加點科幻題材,換成是複製人呢?這又有點像是電影《絕地重生》的情節了。

很多人都討厭書中的母親莎拉,因為她為了照顧凱特,忽略了傑西-所以他要搞怪甚至縱火來引人注意;為了救凱特,透過醫學科技“製造”出一個和凱特基因相配的安娜,就像《絕地重生》裡的有錢人為了怕有什麼意外而製造複製人來備用自己的器官。
不過,如果家裡真的有人病了,要求所謂的公平對待是不可能的。
俗話說:「久病無孝子」,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看著親人在生死邊緣徘徊,那種壓力是很難承受的。如果家人之間都能互相體諒互相扶持,或許可以減輕一些壓力。

故事的結局是個大轉變,不是快樂的結局。 

星期三, 8月 15, 2007

[心得]《一把雨傘給這天用》(Ein Regenschirm fur diesen Tag)

作者:威廉.格納齊諾(Wilhelm Genazino)\譯者:劉興華

一名男子,在街上走著,時而若有所思,時而面露呆光。看著廣場、看著電車、看著竉物店、看著變黃的腳趾甲,看著沒有女人衣服的櫃子。偶爾和看似熟悉的友人閒聊幾句、吃飯和上床。

閒到發慌的我,翻開書本,如同撥開男子的頭髮,用旁觀者的X射線探索著他的大腦和他的思緒。

彷彿許多照片雜亂無章的丟置在桌上,在這一角看到某個泳池的一隅,在另一角看到裸露的乳房。

彷彿許多影片任意剪接的放映在幕上,在這一片刻看著對面的婦人晾曬深藍色襯衫,鏡頭一轉,在某個喪禮中,亡者身旁躺著兩名半裸的女子。

啊,男子的同居女友離開他了,或是拋棄這個無路用的男人呢?我透過“書窗”觀看著他。然後呢?然後他又繼續到處亂走,隨便走走,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

aNobii:http://www.anobii.com/books/006a9a96a01cfc7633/

星期一, 8月 13, 2007

[筆記]《黑貓‧金甲蟲》(Short Stories by E.A.Poe)

作者:愛倫坡\譯者:杜若洲

驚悚

  • 黑貓:自述。
    男子失手殺了妻子後,將其屍骨以磚石砌牆藏在地窖中。幾天後警察上門搜索,但一無所獲。在要離去之際,突然聽到地窖某面牆後傳出奇怪詭異的叫聲,這才發現失踪多時的妻子屍骨,還發現一隻黑貓也被一起藏在其中。
    翻譯較佳的版本:http://blog.roodo.com/loving_book/archives/3718637.html
  • 跳蛙:旁白。
    國王為了在化裝舞會中有點不一樣的,就聽從弄臣跳蛙的建議和另外六位大臣扮成大猩猩在舞會高潮時衝進去。結果被跳蛙捉弄到活活燒死。
    以前有位國王也有新衣,只有聰明人才看得到,那位國王的下場是羞愧。而這位穿上大猩猩外衣的國王,下場卻是燒死。
  • 阿蒙蒂拉度的酒桶:自述。
    殺人案件,手法如同黑貓一般,兇手將被害人引到酒窖,將其拷在最深處,然後砌上石牆。
  • 屍變:如果對臨死之人施以催眠,會發生什麼事?會不會延遲死亡的發生呢?
  • 過早的埋葬:活埋的悲劇。

偵探

  • 失竊的信函:有點像福爾摩斯解謎的味道。

尋寶

  • 金甲蟲

不知所云

  • 瓶中稿
  • 愛琳諾拉
  • 群癡
  • 大漩渦沉溺驚魂
  • 莉姬亞

aNobii:http://www.anobii.com/books/01a989d27869614c09/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62026

星期日, 8月 12, 2007

星期六, 8月 11, 2007

[心得]《隔壁女子》核桃裡的房間

作者:向田邦子\譯者:張秋明

她(桃子)是家中的老大,父親在公司倒閉不久後就人間蒸發(離家出走)。 後來,從父親以前的部屬得知他和另外一個女人同居,拋棄了自己、母親、弟弟。 為了保護母親,她不肯透露父親住在那裡,怕母親會想不開或是發生什麼意外。 於是她女代父職的肩負起家中的重擔。 為了賺錢,她不參加公司的活動,寧可在家中幫忙母親做手工,有條件不錯的男人追求也都轉介紹給別人。 好不容易,弟弟考上大學了,卻要搬出去住。在她的追問之下,才發現原來母親在幾個月前就和父親見面了,而且兩人後來還走進了賓館。難怪,她覺得母親最近又開始妝扮,也常藉口出門。 母親,現在居然成為人家的“第三者”,多麼諷刺啊。 她走進美髮店,將自己的長髮剪去……

真是為這位大姐抱不平啊,多少幸福的機會都白白浪費了。 我想,她應該是很難過的,所以才會去剪頭髮。 我想,她應該會當作不知道這件事的,一如往常的,和母親話家常作做工。 我想,她應該會對自己更好一點,參加聯誼、參加公司活動,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推薦閱讀:沒邏輯的竹本女人: 偷窺

aNobii:http://www.anobii.com/books/0034a2dac55ab09789/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2472

星期日, 8月 05, 2007

[心得]《伊甸園的鸚鵡》(Lost and Found)

伊甸園的鸚鵡(Lost and Found)\作者:卡洛琳.帕克斯特(Carolyn Parkhurst)\譯者:張琰

莫名其妙!

Lost and Found跟伊甸園有什麼關係?
書中根本沒有提到伊甸園,也沒什麼「用秘密交換成功」的內容。有的只是電視人一直設計各種狀況就是想要製造出能夠衝高收視率的爆點和八掛!

Lost and Found跟鸚鵡有什麼關係?
在書中,鸚鵡只是參賽隊伍中必須攜帶的過關證明,在故事中完全沒有份量!

Lost and Found跟伊甸園跟鸚鵡到底有什麼關係?
難道只是為了和作者上一本作品《巴別塔之犬》作對應嗎?伊甸園對巴別塔,鸚鵡對狗。

 

故事的內容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所謂“實境電視競賽”的拍攝過程。以每一個參賽者和幾個電視工作人員的第一人稱自述為其撰寫手法。

參賽者除了要應付競賽過程中的各種難關和身旁的隊友之外,更要應付電視以外的真實人生。有女兒(凱西)未婚生子又堅決要將孩子送人領養,還有點同性戀傾向,有夫(賈斯丁)妻(艾比)原本都是同性戀後來因為信仰而成為異性戀並進而結婚,有過氣的童星(茱麗葉)想要藉由參加節目而得到更多曝光的機會……

該怎麼說呢?就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簡單來說。

摘錄:

  • 沒有人會像你孩子小時候那樣的愛你。沒有人會在你離開房間時就號啕大哭。我試著不要花太多時間回想那些日子,因為我知道它們只在我記憶中完美無缺。
  • 會惹上麻煩的人,是以為自己不必遵照規矩的人
  • 你要收斂,讓自己留點空白,觀眾必然能夠把你變成他們要的任何東西;你也要清空自己,作一塊銀幕,讓他們在銀幕上演出他們的幻想,而不要破壞他們的興致。
  • 觀眾或許會以為他們知道我們真正的模樣,但其實不能如他們的願,想想看,要是讓他們發現我們和任何人一樣無趣,我們和別人沒什麼不同,這還有什麼趣味可言?

延伸閱讀:

星期六, 8月 04, 2007

[心得]《巴別塔之犬》 (The Dogs of Babel)

巴別塔之犬(The Dogs of Babel)\作者:卡洛琳.帕克斯特(Carolyn Parkhurs)\譯者:何致和

「憶起我穿白紗的新娘。」

全書算來只是一個男子(保羅)追憶死去妻子(蕾西)的故事;而狗(蘿麗)連句話都說不出來。

書中故事陳述的方式,一方面保羅想盡辦法要讓狗“說出”妻子從蘋果樹摔下來的經過,一方面又回憶和妻子從相遇相識到結婚到死前的一切。書名雖然是犬,但大半的篇幅都是屬於追憶的部份。算是走出喪失親友的苦痛的經歷吧。

只是其中竟有人為了讓狗說話而進行殘忍的“手術”真是令人深惡痛絕。

延伸閱讀:

星期五, 8月 03, 2007

[心得]《圖案人》(The Illustrated Man)

圖案人(The Illustrated Man)\作者: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

這本書是短篇小說集。 圖案人身上的刺青,就像是在播放默劇一般,演釋著不同的故事。

風水輪流轉

黑人比白人早20年登陸火星並且住下來。如今一艘由白人駕駛的火箭即將到來,引起了所有黑人的注意。 火星已經成為他們的家了,難道白人又想要來搶奪這一切嗎?於是他們準備把以前白人對黑人做過的用來對付白人。 結果來到火星的只是個老人。地球因為人類的愚蠢而幾近毀滅。老人來火星只是為了求助,只是為了尋找另一個窩身之處。 當黑人們得知自己在地球的故鄉都不存在了,心中放不下的仇恨似乎也跟著消失了。

如果是個政客先到火星會是什麼狀況呢?「你們這些黑鬼還不送上好酒好菜……」,下場大概就是被亂槍打死,後面趕來的白人可能就被當在奴隸使喚,然後白人又反抗……

訪客

火星被當成了傳染病的隔離區,所有罹患絕症的人都被送到火星等死。(怎麼感覺像是SARS其間的和平醫院)

機器人偶

男人為了能夠稍稍脫離老婆的掌控而能夠消遙一下,就訂做了一個自己的複製機器人。沒想到機器人愛上他的老婆也厭捲了被他用完就關在地下室的工具箱裡,就把他殺了,真正的取代他。

摘錄:

  • 那些星星,誰真的摸過了?當然,我們看得見它們,可是像那種遠在百萬哩、甚至十億哩以外的東西,看見了又有什麼用?任何距離那麼遠的東西都不值得一提。
  • 我很想知道,當我離開某個空間時,那空間會是什麼樣子。我很想弄清楚。

星期四, 8月 02, 2007

[心得]《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

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作者:馮內果(Kurt Vonnegut)

第五號屠宰場不是殺人的屠宰場。原本是殺豬的,由於戰時物資消耗,沒豬可殺,就被用來關戰俘。 第五號屠宰場算是一個男子被困在時光渦流之中的故事。

某個面相是待在外星動物園中被當成展示品的生活。 某個面相是待在地球上從出生結婚生子一直到死亡的生活。

男子畢勒-書中的主角-參與二次世界大戰,連個敵人都沒殺就被俘,後來關在德國德勒斯登的第五號屠宰場。故事的進行隨著主角意識在他的人生中和外星動物園中胡亂的跳躍,就像精神分裂患者一樣。

封面上寫著「全世界最偉大的反戰書之一」,都用“最偉大”了還加個“之一”反而顯得有點虛偽。

老實說,我看不出什麼反戰的意味。難道描寫戰爭的殘酷就是反戰嗎?就像小時候作文時都要寫到「大陸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才表示你是反共愛國的好學生?

摘錄:

  • [改]畢勒被外星人捉到動物園中供“人”觀賞。他問外星人:「為什麼是我?」外星人反問:「當你捏死一隻螞蟻時,你在想什麼?」
  • 這是一杯死水\空氣想從水中跑出來\泡沫正在拼命沾在玻璃杯的邊緣上\但氣力不夠而爬不出去
  • 世上有些人,為了不讓另外一些人再在地球上住下去,便發明了一種人造雨:那就是槍砲子彈。

星期一, 7月 30, 2007

[心得]《火星紀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

火星紀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作者: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

這本書是短篇小說集。

即然是火星紀事,怎麼只有幾篇出現火星人其它的都是地球人的故事? 除去從地球到火星必需要用火箭之外,所有的故事都跟在地球上拓荒殖民一樣,貪婪爭奪,人類到那裡去都是一個樣。就如同《第五號屠宰場》中主角畢勒對外星人說:「地球上的人實在是宇宙中的暴徒!雖然其它星球目前還沒有受到地球的危害,但這只是遲早的事。」

星期日, 6月 17, 2007

[摘錄]《愛戀偶像劇》

作者:曾維瑜
簡介:博客來aNobii

  • P.2 友情不盡然要是一對一的情感
    友情也不一定得是一個群體的凝聚
    很多時候
    友情其實只是一種甜蜜又辛酸的記憶而已
    對於已經走過的歲月裡的人事物的記憶
    因為是真切的歡笑痛苦爭執與幫助
    你知道這一群人共同見證了你的存在
  • P.9 只有當我們已經不在青春裡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啊,那原來就是青春。
  • P.14 青春是不怕斷尾的蜥蜴,青春是可以插秧收割、持續巡迴的沃土,我們在青春裡理所當然地縱情揮霍。而倘若幸運的話,青春的記憶不會隨時間消逝;那隱約、遙遠的青春光芒,將永遠在眼前閃耀,如北極星般清晰地指引提攜,要我們記得,曾經,我們有過那樣一段時光--什麼也不怕、大塊肉大酒的時光;是的,青春不復返,但青春的記憶,長存。
  • P.15 我相信網路是寂寞大量現身的場所,這兒群聚了所有渴望與人類親密互動、而在現實生活中卻不可得的挫折心靈;網路的匿名與即時,提供了另一種契機。
  • P.23 你不可能真正認識這個世界,你也沒有標準步驟可以依循,你只能在每日發生的、每一個不可預期的生活事件裡,一點一滴,一吋一分地去揣摩掌握世界的框架。
  • P.29 你怎麼想、你怎麼做,才真正地決定了你的身份;一枚徽章、一張名片,不可能成就一位伸張正義的檢察官。
  • P.30 羅蘭巴特說過,風格是你自己的身體的一部份,就像你的指紋一樣,是完全屬於你的,而且誰也無法替代。
  • P.36 友情無關是否長年綿密的聯繫,友情的真偽在關鍵時刻自然可以顯現。
  • P.43 然而現在長大了,知道世事不可能皆完美,知道親情是指定的關係,知道父母親也曾經是他人的小孩,知道他們也是有了小孩之後、才開始學習成為他人的父母親,知道這種愛的方式很微妙,面對孩子的愛,卻混雜著自己與父母親之間的愛恨糾葛。自己曾經驗過的悲傷和寂寞,拼了命不再重蹈覆轍在孩子身上;自己不曾擁有卻渴望的,則恨不得通通都給孩子。
  • P.47 當愛情是愛情時,任何來自於對方的話語、禮物、行動都能帶來無限美好;而當愛情不是愛情時,再昂貴的珠寶或花束都無謂了,因為心不在,便傳遞不了情感。
  • P.49 這世上大部分的東西或許透過努力便可以到手,可是快樂不是這樣;快樂是情境,是心緒,是天時地利人和,是澄清無暇的完美狀態,一旦失去,很難回復。
  • P.73 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循規蹈矩,把字寫在框框裡,努力走在直線上,但是從來沒有人教我們怎麼面對異常,怎麼處理發生在自己身上和大多數人不同的狀況;或者,怎麼看待發生在他人身上而和自己不一樣的狀況?
  • P.92 貧窮並不是隨意地找個看不順眼的倒楣人,然後撲上去,貧窮從來都是發生。在特定的人和特定的狀態下。
  • P.179 夢想不是來對我們的人生錦上添花的,夢想只是來替我們開一扇窗,給我們另一種視野,讓我們品嚐另一種滋味。

星期一, 6月 11, 2007

[轉貼]如何更聰明地閱讀

http://chn.blogbeta.com/280.html

原文地址:beyond speed-how to read smart

原作者:Scott Young

譯者:河流

在我寫完關於快速閱讀的一些文章之後,我收到了許多想讀得更快的人們的評論。但是,僅僅讀得更快並不是全部,如果想在更少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僅僅加快速度是不夠的。你應該學著更聰明地閱讀。

重要的不是你能讀得多快而是你讀的東西是否重要。

下面是關於買書時如何篩除掉爛書,從而讓你能更聰明閱讀的技巧。

  • 流行程度 - 儘管我並不認為流行程度是一個選擇圖書的萬能標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確實能夠幫我們過濾到很多垃圾。一本好書或許並不流行,但是能夠出現在Amazon暢銷書榜上的書一般都不會是徹頭徹尾的垃圾。
  • 感興趣的主題 - 我只對20-30%的書使用上面的方法。其餘的,我經常簡單地通過尋找我感興趣的主題來過濾。這意味著我開始對內容變得更挑剔。通過你感興趣的主題來漸漸 地縮窄你的瀏覽範圍,最終你就會找到適合你的書。換句話說,在最初開始找書的時候,不要刻意尋找「最合適的書」 。
  • 使用圖書館 - 書並不算貴,我常常能用不到一百塊從Amazon上買回值得我看幾個星期的書。但是你可能經常會買回來一本你發現並不喜歡的書。經濟學家們將這種現象叫做 」 沉澱成本」。從圖書館借書,這樣就算你沒讀完,也不會有負罪感。

但怎樣挑書,只是關於怎樣更聰明的閱讀的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事實上。沒幾本書能算得上是徹底的廢話,大多數的書裡面至少會有一些能吸引你的觀點。儘管好書往往全書充滿了好的思想,而爛書可能幾百頁的篇幅只有一兩點精華。

想要更聰明地去閱讀,第一步就是不去讀無價值的東西。時光短暫,信息無限,讀你所需。下面是一些技巧,它教你在能獲取那些最優秀的信息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減少你的閱讀量。

  • 留意開頭 - 在讀一本書前十五頁的時候 相信你的直覺。有人會說,不要憑封面判斷一本書,但是如果一本書真的很好,那麼往往在頭十五頁你就會發覺。
  • 適時結束 - 半路就把一本書放下沒有什麼不妥。
  • 速讀 - 速讀不是一味的讀快,而是要適當的控制你的閱讀節奏。 你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讀快,什麼時候該讀慢。 我一般會跳過那些不感興趣的話題而詳讀那些好的觀點。
  • 跳過一些章節 - 有時候一本書會有吸引你的觀點,但在這本書中其他的章節你並不感興趣。那麼你可以跳過去. 比如說你為了想建立網絡公司看一本關於創業的書, 那麼你就跳過關於特許經營權的部分. 如果哪部分看起來很難懂, 也可以跳過去, 看看後面是不是還會說到這一話題.

第二步就是利用你想獲得的信息。在這以前,你已經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來過濾掉那些垃圾, 所以你應該好好利用剩下的精華。下面是一些小技巧。

  • 用一隻高亮筆 - 用高亮筆把你想記住的觀點劃下來。在用它的時候我很」吝嗇」,因為它減慢了閱讀速度。所以,只在重要的部分停下就足夠了。
  • 讀的時候停下來思考 - 在讀好書的時候,你失敗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它們信息量很大而不能很快的接受。我在遇到很多新觀點的時候,我會把書合上開始思考。
  • 應用- 遇到新觀點時, 試著去問問自己能否立即應用它。這將令這個觀點更容易記住而且更實用。
  • 聯繫- 有的時候好的思想往往被掩蓋住了。當你讀到你感興趣的然而與你不相關的書,再想想。 問問自己這個方面的話題能不能增進你在其他方面的理解。

這些閱讀技巧主要是針對非小說類圖書的。如果你讀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消遣,就不需要高亮筆和跳過部分章節了。但是如果你是為了獲取信息而讀書,那麼不要僅僅讀得快, 而且要讀得更聰明些。

歡迎訪問譯者的 blog - Lifepro

星期六, 6月 02, 2007

[心得]《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一個臥底經濟學家,完美破解商業檔案
Undercover Economist:EXPOSING WHY ARE RICH,THE POOR ARE POOR─AND WHY YOU CAN NEVER BUY A DECENT USED CAR!

作者:提姆‧哈福特 (Tim Harford)
簡介:博客來aNobii

如同推薦序(經濟日報總主筆:馬凱)中所說的,書的前半部以淺顯的方式介紹不少經濟學的理論與故事,但為了解釋更多的事物必須用更多的術語來正確說明,範圍越大,就越來越難懂或收吸,至少對我而言。

作者用很簡單的推論法來說明及解釋一些現象,如果A增加則B會減少,所以看起來好像都沒錯。但“現實世界”中的變數太多而且變化有時候要很久才會發生,如加強發展教育對國家未來一定有幫助,但成效得在十幾二十年後才能慢慢呈現。

此外,作者對某些議題的看法讓人有點不太認同。像跨國企業在發展中國家提供不佳的工作環境,簡單的說就是剝削勞工,作者認為這種情形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對“全球化”的議題也是相同。

第1章 誰賺走你的咖啡錢 Who Pays for Your Coffee?

重點在於“物以稀為貴”,如:黃金店面、好學校附近的房子、總統拍賣的黑鮪魚、已故藝術家的作品……等。

咖啡為什麼貴?應該說有些咖啡為什麼賣那麼貴?便宜和昂貴的價差達二至三倍以上。書中其實沒有詳細的說明到底是貴在那,用“咖啡錢”只是吸引讀者的眼球,也許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你每個月花在咖啡上的費用就不少。酗咖啡?咖啡癮?

書只提到店面的租金貴,尤其是人潮多多的車站,正所謂“人潮=錢潮”。


Ch.1 Mind Map - 咖啡為什麼貴(成本)

第2章 超市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 What Supermarkets Don't Want You to Know


Ch.2 Mind Map - 價格

UDN 書摘

PS:和咖啡有關的新聞-古坑咖啡 竟然來自印度(中國時報 2007.05.24 廖志晃、周麗蘭/雲林報導)。如果喝不出咖啡的好壞,只要好喝順口合味就好了,何必要買貴貴的名牌貨。

星期日, 5月 27, 2007

[其它]恕我失禮,這樣做是_不掉的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在書店裡看到這個書名很有意思,所以拿來照樣造句KUSO一下。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賣不掉的
    日本第一女企業家的成功經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9488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逃不掉的
    美國唯一逃出惡魔島(Alcatraz Island)的三位囚犯的成功經驗
    教你不再做甕中鱉,天羅地網當棉被,上天下海任你行
    -脫逃大師胡迪尼(Harry Houdini 1874-????)推薦
    -<絕地任務>(The Rock)演員: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推薦
    -<越獄>(Prison Break)男主角Michael Scofield專文導讀
    http://blog.pixnet.net/sccheng/post/1399318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嫁不掉的
    台灣No.1公車萍的成功經驗
    讓識男無數的李艷萍女士教妳輕鬆釣到金龜婿成為名媛貴婦幸福的女人
    舊情人糾纏不清,李女士的罵人36招保證讓他一輩子沒臉出現在妳眼前
    前一百名預約的讀者就送公車萍紀念套票
    -《左傳》中的雍姬告訴你什麼是「人盡可夫
    -<大和拜金女>女主角:松島菜菜子真情推薦
    世界十大單身美女富豪人手一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2ON9M_B-So 作者上電視節目示範書中介紹的技巧。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脫不掉的
    廢話不多說,請看VC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7ced6LuAHM
    即然脫了,就該穿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2e_nBUFSlw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忘不掉的
    曼哈頓MIB總部頭號探員J幫你忘掉不想記住的事,只要輕輕一閃 ,絕無副作用。
    http://movie.iamcool.net/tw/coolmovie_show_movie.php?movieID=1459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殺不掉的
    最酷的防毒軟體「殺」幫你殺光電腦裡所有的病毒、木馬、間諜程式。
    如果你是Matrix的公民,接上纜線,還能滅殺體內所有病毒和細菌,還你乾淨舒暢的好身體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戒不掉的
    天蓬大元帥豬八戒一對一面授你八大戒法,讓你想戒什麼就戒什麼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洗不掉的
    全新宇宙強效超白洗潔劑Zero的實驗證明,你也可以洗出一片藍天白雲!
  • 甩不掉,刪不掉,關不掉,推不掉,躲不掉,毀不掉,擦不掉,辭不掉,溜不掉,掃不掉,摘不掉,批不掉,去不掉,抹不掉,拋不掉,退不掉,消銷削
  • 恕我失禮,這樣做是死不掉的
    即然死不掉就好好的活下去吧!

星期六, 5月 19, 2007

[心得]《99.9%都是假設》

作者:竹內薰
譯者:顏誠廷
簡介:博客來aNobii

照樣造句:書的封面封底書腰,網路書店的簡介,99.9%-是誇大及偏剖-是愛書人的蜜糖或毒藥。

我認為本書的重點在於: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接受不一樣的觀念和想法,今日的錯或許是明日的對,世事沒有絕對。

在書中,作者用黑灰白的色階來表示假設的“正確”度,

P.119 同時代的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叫白色的假設。反之,大部份的專家都認是錯誤的東西則是黑色的假設。如果專家們的意見分岐的話,那就是灰色的假設。而灰色的濃淡從極為接近白色到極為接近黑色等各式各樣的情形都有。(決定假設是黑是白的是周遭的人們。)

然而,從許多歷史事件或新聞中都能看到,政治、權力、媒體具有顛倒是非黑白的本領。像哥白尼的地動說。

此外,現在網路發達、新聞頻道爆炸,各種訊息從四面八方湧入,各種未經較完整證實的小道八掛謠言到處充斥。今天說吃什麼東西可以減肥,擦什麼東西可以美白;明天說吃什麼東東會致癌,擦什麼東西會造成灼傷,突然間,什麼東西都該多吃,什麼東西都不能吃了。

另外舉例來說-安全氣囊。以前的各種新聞報導都向大家宣導安全氣囊可以有效的保障駕駛人在發生意生時的存活率,而新出廠的車子幾乎都將之視為標準配備,人們也覺得有安全氣囊就有「安全感」了。可是最近又有新聞報導指出,

大愛電視:安全氣囊保護力 跟體型有關係 2007-05-18

安全氣囊的安全與否,可能和身高有關,對中等身材的人來說相對安全,對身材較矮或是過高的人,卻可能增加受傷機率。

沒有一件事是百分百正確的嗎?怎麼辦呢?親愛的,就看你的運氣了。

人類在99.9%都是假設的世界裡活了那麼久還沒滅種,你說是為什麼呢?也許百分百的世界是個枯橾無味的地方,沒有新鮮事沒有驚奇沒有差異,那樣的人生有什麼好呢?

星期六, 5月 12, 2007

[心得]《跑啊高橋》

作者:村上龍 譯者:張致斌 簡介:博客來aNobii

高橋慶彥,廣島鯉魚棒球隊的游擊手。這不是一本關於他的傳記,也不是鼓勵人要勇往直前的勵志好書,畢竟那不符合村上龍的風格。這是本集合了11個短篇的合集,每一個故事中都和高橋有一點關係。

每一個故事都是第一人稱的男人,日子都過得不太好。書中的導讀說:

裡面的主角人物還是村上龍典型的角色,充滿青春焦慮的高中生、對生活充滿無力感的中年男子,對別人不會造成困擾的男妓與妓女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星期二, 5月 08, 2007

[摘錄]《專案管理黑皮書》

作者:獨孤木
簡介:博客來aNobii

這本書寫得滿幽默有滿有用的。不過對我而言卻還好,因為我在小公司裡單打獨鬥的工程師,幾乎所有經手的案子都是自己做,頂多再加一位同事一起配合,真的能照正規專管流程走的機會是微乎其微。

  • P.6 為什麼要做一個專案?…一種是你的客戶拿著釣竿,下面捆著一大把鈔票,在你前面晃呀晃的,要你也長進一點,要不然做不到他的生意。
    目前就遇到這種客戶。氣的是他看準你不敢不做,就會要東要西嫌南嫌北的。
  • P.30 如果你不幸問了個笨問題,那也不是沒有解法。不管你收到多白癡的建議,根據我們從跑步市長那裡得到的標準答案是:「這個建議很好,我們很歡迎每個人都提出他的看法,因為每一個人的看法對我們都很重要。不過它牽涉到的層面非常廣,我現在沒有辦法馬上回答各位,要怎麼樣把它納進我們這個系統來。我想我們會組成一個委員會,審慎地進行評估後,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大家一個最妥善的答案。」
    真是經典的廢言,聽起來好像很得體,實際上卻沒什麼營養。
  • P.211 不過在採用prototype時,常常會遇到下面的問題:
    • 客戶沒有抓到確認prototype的重點
    • 客戶看到prototype之後,就會期待做出來的系統會有一模一樣的反應
    • 客戶看到prototype之後,會預期系統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開發完成
    沒錯啊。

星期一, 4月 30, 2007

[摘錄]《流理台下的骨頭》

  • P.21 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時,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靜靜看著窗外的雨,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突然襲上心頭。那是心臟好像急速下沉,下半身變得空空蕩蕩,整個人殺時無依無靠的感覺。那時要我形容這種感覺,唯一會用的詞句就是「往下沉」。…(略)…媽媽聽完我的訴說後,很明確地對我說,這種感覺叫做「寂寞」。
  • P.58 我一邊感受戒指來回撫摸後腦勺的觸感,一邊想像兩位姐姐面對面坐著吃麵的情形。桌面上的麵湯碗和浮著蔥花醬汁的小杯子、放在椅子上的手提袋、攤開在膝蓋上的手帕、桌下相向的兩人的腳等等,都在我的腦海裡形成畫面。
  • P.84 可是,好人總喜歡對別人伸出援手,扮演幸福王子的角色,結果就是在幫助人的時候讓自己漸漸變得不幸。
  • P.144 我們小時候就被父母一再教育,出門時一定要穿戴暖和,才能帶著溫暖而平靜的心情出門。父親認為這是做人的義務,所以要求我們做到。因為無法忍受外面的寒冷而露出冷得不得了的表情,讓周圍的人擔心,是很難為情的事。…(略)…對我們而言,為了愛漂亮而少穿戴,只會顯露一個人的窮相,萬一還因此感冒了,就是自作自受。

[心得]《流理台下的骨頭》

作者:江國香織
簡介:博客來aNobii

  • 鳥鴉:日本的小說裡總免不了對生死、對情欲、對不倫的書寫。
    你不覺得“流理台下的骨頭”就好像是什麼陰魂不散的親人、拋不開的過去、移不走的記憶,在人們烹煮食物的場所影響著、作用著嗎?
    吉本芭娜娜的《廚房》……
  • 國良先生:你說的是沒錯啦。
    不過江國香織的《流理台下的骨頭》,其實只是書中琴子的母親曾經說過的某個故事的片段而已,和整本書的內容沒什麼關係。
  •  鳥鴉:不然簡介怎麼寫著
    如果我殺死了什麼人,我想我會把骨頭藏在流理台下面。
    再見了,我在心裡悄悄說,再見了。
    再也見不到的,二十三歲的島子與十四歲的律。
  • 國良先生:聽起來很像是某部低成本的驚悚電影裡,外表斯文的殺人魔,一邊喝著威士忌一邊對著躺在地上的屍體說話。
  • 鳥鴉:其實是?
  • 國良先生:是琴子(家裡蹲大學的19歲女孩)的同樣在12月出生的二姐島子和小弟,過完生日就多一歲了
    「二十三歲的島子與十四歲的律」當然再也見不到了。
  • 鳥鴉:切~又被這種簡介給騙了。
  • 國良先生:還好啦,我是滿喜歡江國香織的作品。反倒是你剛才提到的吉本芭娜娜中文版的出書量很少。
  • 鳥鴉:我記得最近出版的應該是《羽衣》。
  • 國良先生:書中寫的是宮坂一家六口的故事。
    老大素代新婚一年要離婚
    老二島子要小孩不要男人,想要收養女同事的孩子
    老三琴子沒上學也沒工作,為了為了能和戀人在用餐時也能握著對方的手,她練習用左手吃飯
    老么唯一的男孩,喜歡做少女人偶模型……
    就像看著日劇中典型的日本家庭一樣,過著平凡的日子。
  • 鳥鴉:沒有《寂寞東京鐵塔》和《甜蜜小謊言》的不倫?沒有《角落一隅的朋友》的異境?沒有《去愛吧!間宮兄弟》的宅男?
  • 國良先生:沒有吧。
    至少沒有很明顯的寫出來。
    那個島子有點像《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的笑子,精神不穩定。
  • 鳥鴉:聽來還真是平凡。
    是不是可以用「隔壁宮坂家的故事」來形容呢?物語?
  • 國良先生:差不多。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成文的習慣和規矩,不單只是“家教”而已。
    像他們家的媽媽總是在爸爸出門上班後才化妝,在爸爸下班回家前卸妝。
    每有活動都是全家出席像是生日。
    不相信耶誕老人,但還是過耶誕節和送禮物。
  • 鳥鴉:所以家家都有自己的一本難唸經。
  • 國良先生:說到難唸的經,書中有一段
    島子說要帶一個重要的人回家時,大家都以為是她的新男友,結果上門的是位女同事,然後又說那位女同事懷孕了孩子而且是她的…
  • 鳥鴉:噗~不會吧!?
  • 國良先生:當然不可能
    她又補了一句:「我想收養美也子生的孩子。」
  • 鳥鴉:還真是有“笑”果啊。
  • 國良先生:對啊,我們這樣聊,簡直就像在談街坊的八卦一樣。(笑)

伸延閱讀:

星期二, 4月 10, 2007

[筆記]基地系列(Foundation)

作者:以撒.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譯者:葉李華

三部曲

基地
Foundation
基地與帝國
Foundation and Empire
第二基地
Second Foundation
哈理‧謝頓 (Hari Seldon) 基地之父

前傳

基地前奏
Prelude to Foundation
基地締造者
Forward the Foundation
鐸絲‧凡納比里 (Dors Venabili) 女主角

後傳

基地與地球
Foundation and Earth
基地邊緣
Foundation's Edge

葛蘭‧崔維茲 (Golan Trevize) 第一基地議員
詹諾夫‧裴洛拉特 (Janov Pelorat) 第一基地歷史學家
寶綺思 (Bliss) 蓋婭女子

延伸閱讀:

星期一, 4月 02, 2007

[摘錄]《狼圖騰》以狼為師

狼子兵法

  • P.25 老人壓低聲音說:打仗沒耐性哪成。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成吉思汗就那點騎兵,咋就能打敗大金國百萬大軍?打敗幾十個國家?光靠狼的狠勁還不成,還得靠狼的耐性。再多再強的敵人也有犯迷糊的時候。大馬犯迷糊,小狼也能把牠咬死。沒耐性就不是狼,不是獵人,不是成吉思汗。
  • P.96 「兵者,詭道也」、知己知彼、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等。這些都是狼的拿手好戲,是條狼就會。

自然均衡

  • P.42 一次打光了黃羊,來年吃啥?狼可不像人這麼貪心,狼比人會算賬,會算大賬!
    蒙古人打圍打了幾百年,為啥年年都有得打,就是學了狼,不殺絕。
  • P.248 狼群殺那麼多的黃羊,不是為了好玩,也不是為了抖威風,牠們是為了給狼群裡的老弱病殘留食。老虎花豹為啥在蒙古草原站不住腳?狼群為啥就能霸住草原?就是因為狼群比老虎花豹抱團齊心。老虎花豹打了食就顧自個兒吃,不顧妻兒老小。狼不是,狼打食想著自個兒也想著狼群,還想著跟不上狼群的老狼、瘸狼、半瞎狼、小狼、病狼和產崽餵奶的母狼。

新浪閱讀頻道-部份章節摘錄

  • 第二章 - 又有六七條大狼悄悄加入了包圍圈,三面包圍線業以成形。陳陣用厚厚的羊皮馬蹄袖攏住口鼻,低聲問道:阿爸,狼群這會兒就要打圍了吧?
  • 第三章 - 第二天清晨,果然無風無雪。蒙古包的炊煙像一棵細長高聳的白樺,樹梢直直地竄上天空,竄上騰格里。牛羊還在慢慢地反芻,陽光已驅走了冬夜的寒氣,牛羊身上的一層白霜剛剛化成了白露,很快又變成了一片輕薄的白霧。
  • 第五章 - 而那些被狼從肚側大剖腹的馬,本來就是大腹便便的飽馬,胃包里裝滿了草原春天的第一茬青草和上年的秋草,飽脹而飽含水份,下墜分量很重。
  • 第六章 - 那麼,是為慶祝戰役勝利?或是大會餐之前的狂歡儀式留下的痕跡?可能性極大。狼群的這次追擊圍殺戰,全殲馬群,無一漏網,報了仇,解了恨,可謂大獲全勝,大出了一口氣。一群飢狼捕獵了這樣大的一群肥馬,它們能不狂歡嗎?狼群當時一定興奮得發狂發癲,一定激亢得圍著最密集的一堆馬屍瘋跑邪舞。它們的興奮也一定持續了很長時間,所以冰湖上留下了這鬼畫符似的狼道怪圈。
  • 第七章 - 馬倌套馬是一項優美、高難的藝術,也可變為套狼殺狼的高超武藝。馬倌為了給己給人換馬、給馬打鬃、打藥,還要閹馬、驗馬、馴生馬,幾乎天天離不開套馬。
  • 第10章第12章第13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9章
  • 第20章第21章 (3) (5)第23章第25章第26章第27章第28章
  • 第30章第32章第33章 (6)第34章

星期日, 4月 01, 2007

[心得]《狼圖騰》遊牧民族 vs 農耕民族

作者姜戎對於狼圖騰的代表-遊牧/狩獵非常推崇,從以下的摘錄片段就能完全感受到。過去的歷史演變是否能約化到僅僅是遊牧與農耕的差異就能解釋朝代的興起與衰敗呢?我想答案應該是明顯的。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第一回的第一句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倒覺得這才是人類歷史的根本趨勢,任何的變數只是加快或減慢其中的過程而已。又如《基地》(作者:以撒.艾西莫夫)一書中,“心理史學”的創建者--哈里‧謝頓在回答「人類歷史可否改變?」的問題所言(P.56):「可以,但極為困難。光就一顆行星上的人口而言,『心理史學趨勢』就有很大的慣性。想要改變那些趨勢,就必須以慣性相當的因累加諸其上。這需要很多人的集體力量,倘若人數太少,想要有所改變就得花費很長的時間。您能瞭解嗎?」換句簡單的話來說:「天命難違!」

不過,書中不同於一般的論點是值得參考的。

  • P.25 農耕民族可能早在幾十代上百代的時間裡,被糧食蔬菜農作物餵養得像綿羊一樣怯懦了,早已失去炎黃的游牧先祖的血性。不僅獵性無存,反而成為列強獵取的對象。
  • P.35 中國漢族是農耕民族,食草民族,從骨子裡就怕狼恨狼,怎麼會崇拜狼圖騰呢?中國漢人崇拜的是主管農業命脈的龍王爺--龍圖騰,只能頂禮膜拜,誠惶誠恐,逆來順受;哪敢像蒙古人那樣學狼、護狼、拜狼又殺狼。
  • P.46 如果站在「大命」的立場上看,農耕民族大量燒荒墾荒,屯墾戍邊,破壞草原和自然的大命,再危及人類的小命,難道不是更野蠻的野蠻嗎?東西方人都說大地是人類的母親,難道殘害母親還能算文明嗎?
  • P.89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黃河決堤,人或為魚鱉」、「黃河--母親河」、「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並沒有因為黃河百害、吞沒了無數農田和千萬生命,而否認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看來「百害」和「母親」可以並存,關鍵在於「百害的母親」是否養育了這個民族,並支撐了這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草原民族的狼圖騰,也應該像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樣得到尊重。
  • P.173 性格不僅決定個人的命運,性格也決定民族的命運。農耕民族家迪性過多,這種窩囊性格,決定了農耕民族的命運。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全是農耕國,那三個古文明早就滅亡了,華夏文明之所以沒有滅亡,不光是因為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兩河流域--黃河和長江,養育出了世界上最龐大的人口,使得其它的文明不太好啃動和消化掉。還可能由於草原游牧民族對中華文明的巨大貢獻……
  • P.294 死亡也是巨大的戰鬥力,狼圖騰培育了多少慷慨赴死的蒙古武士啊。古代漢人雖然幾乎比蒙古人多百倍,但宮廷和民間骨子裡真正流行的信仰,卻是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華夏農耕民族得以延續至今的一種極為實用的活命經驗和哲學。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賴勁」,也是一種民族精神,而這種精神又滋生出多少漢奸飣軍,讓游牧民族鄙視和畏懼。中唐晚唐以後,漢人一蹶不振,頻頻淪為亡國奴,秦皇漢武唐宗時代的浩浩霸氣上哪裡去了呢?難道是因為中唐晚唐時,中原大地的狼群被漢人斬盡殺絕了麼?是由於兇猛卓絕的狼老師被滅絕,才導致民族精神和性格的萎靡?
  • P.308 華夏的小農經濟是害怕競爭的和平勞動;儒家的綱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的是上尊下卑,論資排輩,無條件服從,以專制暴力消烕競爭,來維護皇權和農業的和平。華夏的小農經濟和儒家文化,從存在和意識兩個方面,軟化了華夏民族的性格,華夏民族雖然也曾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那是以犧牲民族性格為代價的,也就犧牲了民族發展的後勁。當世界歷史越過了農業文明的低級階段,中國注定了要落後挨打。
  • P.444 華夏民族要想自強於群狼逐鹿的世界之林,最根本的,是必須徹底清除農耕民族性格中的羊性和家畜性,把自己變成強悍的狼。至少,也應該有敬崇狼精神、狼圖騰的願望……

延伸閱讀:

星期六, 3月 31, 2007

[心得]《狼圖騰》天命均衡

作者:姜戎

出生成長教育工作生活都在蕞爾小島的我(們),很難想像一望無際的草原是何景觀,在其中生活又是怎樣的辛苦。課本裡寫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只能從電視電影或照片上看到。《狼圖騰》寫出了一群知青到額侖草原的故事,有和(農耕|游牧)人的互動,和牛羊馬狗(畜養|野生)的互動,和狼(善戰|顧家)的互動,和草原和天(大命|小命)的互動。

在草原上的一切講究的是平衡,食物鏈的平衡、供需的平均、

  • 「草原上毀草的野物太多了,最厲害的是老鼠、野兔、旱獺和黃羊……」畢利格老人這樣對陳陣說。
  • 騰格里和草原是大命,其他的生物,包含人類,都是小命。
  • 草原提供所有生物糧食,但它卻十分脆弱,吃它踩它尿它淹它曬它,都會毀了一片草原。
  • 為了渡過幾乎半年的寒冬,草原上所有的動物都要拼命的吃,堆積脂肪,長油膘。
  • 草原鼠挖洞容易造成馬匹受傷,堆草減少牛羊的糧,所以人們在秋季就會滅鼠,狼為了過冬也要吃鼠
  • 冬天覓食不易,狼便會向人們放牧的牛羊馬下手。
  • 初春人們就開始掏狼崽,一方面為冬天的損失出氣,一方面節制狼群的數量。
  • 草原上的人們,死後也採用天葬,但是是給狼群吃掉肉身。

但是後來大量的外人湧入,改變了一切,殺狼殺鼠開墾……無所不用其極。結果不出幾年,草原生態失衡,荒漠化了。

 

延伸閱讀:

 

圖表背景影像來源:http://www.zjnw.gov.cn/templates/display_fwb.jsp?articleId=113074

星期四, 3月 29, 2007

[摘錄]《終於悲哀的外國語》關於寫小說

  • P.173 <遠離高麗菜捲>關於寫小說,我幾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教授」給學生。我說:「總之你只能實際生活下去。如果你打心裡有真切想要寫的話,想向誰傳達什麼的話,就算你現在無法順利寫出來,我想有一天『能寫什麼』的時侯一定會來臨,可能在那個時候來臨以前,你只能一點一滴累積現實生活的經驗,像疊磚塊般小心謹慎地層層累積上來。」

[心得]《終於悲哀的外國語》美國夢

作者:村上春樹\譯者:賴明珠

對美國的印象,大多數都是來自於電視電影裡的片段,大多數都是正面的。「美國夢」、「民族大熔爐」、「世界強國」……;而出國留學喝過洋墨水就像鍍層金一樣,移民美國更是許多人的奮鬥計劃,即使無法全家都移民也要想辦法送小孩子出去。我沒有去過美國,無法評論。但是從書中也看出一點在美國的「外國人」(精確的說應該是非白人)的悲哀。

伸延閱讀:

星期二, 3月 27, 2007

[心得]《開機:電視,電腦,電玩佔據生命,怎麼辦?》

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
作者:史蒂芬.強森\譯者:蔡孟璇

作者史蒂芬.強森(Steven Johnson)以「沉睡者曲線 (Sleeper Curve)」貫穿全書。簡單如英文書名所說,「再爛的東西都可能對你有益」,而這裡所指的爛東西是指經常被人視為無益的GTIM:電玩(Game)、電視(TV)、網際網路(Internet)、電影(Movie),這些都是浪費時間、使腦子變蠢、使下一代變得更暴力更下流的罪魁禍首。但這真的是事實的全部嗎?作者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一些觀察和論點,而我認為有趣的部份,這並不足以完全闡述作者的想法。

GAME

我還記得家裡出現第一部遊樂器的晚上,那應該是在國小的某個暑假,那時候還沒有任天堂紅白機。黑黑的主機和大大的搖捍,配上彩色的聲光效果,可是讓我們小孩子愛不釋手,即使被趕上床睡覺了,連夢裡都出現滿天的外星飛碟。

GAME 真的只是浪費時間嗎?除了一般常說的「訓練手眼的協調性」之外,作者還認為它可以訓練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不管是直線式或天馬行空式。例如改變稅率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意願,在教室裡學到的也能從電玩裡學到。為了過關,你必須到處搜尋,和每一個人對話,蒐集線索從中找出解決的方法。

電玩為什麼會讓人沉迷?因為人們喜歡破關後的喜悅,遇到問題,想辦法,試驗是否行的通,不行再想,成功就高興不已。所以難題是吸引玩家的重點,但是太難的困境卻也是讓玩家放棄的主因,誰喜歡一個一直讓自己感到挫折感的玩意兒呢?

TV

書中所提的現象都是美國的電視影集,其中也有不少現(曾)在台灣播出,如:《急診室的春天》、《24反恐任務》、《六人行》、《我要活下去》、《誰是接班人》……不過說實在的,這些影集我都沒在看。

  • 作者說,現在的電視比以前的要更複雜,一集電視中可能有好幾條故事線在進行,許多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劇情讓觀眾參與思考。
  • 因為太多頻道了,許多影集在不同時段不同頻道不同電視台重播,不像以前只有無線三台的時期,錯過這集就看不到了。
  • 重播就表示要有更多的內容才能吸引觀眾一看再看,太簡單的影集(除了就是好笑之外)很難吸引觀眾,甚至花錢買DVD來保存。
  • 雖然複雜了,但是加上internet的幫助,觀眾可以在網上討論,解釋,吸引同好,像《X檔案》

以前最喜歡看的《百戰天龍》,每一集就是一個故事,頂多上下兩集,肯定是邪不勝正,馬蓋先肯定能從壞人手中逃出,最精彩的當然是在被關在XX裡,利用現成的道具加以運用而脫逃成功或解決困難。對觀眾而言,我們不用知道為什麼這個加那個就能炸開門鎖,當然,如果你的化學知識足夠。只要看到馬蓋先贏了,壞人輸了就好。無敵鐵金剛打倒惡魔黨的機械獸,天龍特攻隊再次的教訓了壞人,李麥克跟霹靂車聯手制止了歹徒的犯行…

 

星期四, 3月 22, 2007

[摘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作者:米蘭.昆德拉\譯者:尉遲秀

買了快2年,終於看完了,真是奇書一本啊。

  • P.14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 P.14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證哪一個決定是對的,因為任何比較都不存在。一切都是說來就來,轉眼就經歷了第一次,沒有準備的餘地。
  • P.14 如果生命的第一次排練已然是生命本身,那麼生命能有什麼價值?
  • P.17 隱喻是一種危險的東西。我們不能拿隱喻鬧著玩。愛情有可能就誕生於一則隱喻。
  • P.28 出於同情而去愛一個人,那並不是真的愛。
  • P.46 在物理實驗課上,任何一個中學生都可以做實驗來驗證科學假設的真實性。可是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完全不可能透過實驗來驗證假設,於是,人永遠也無法得知他聽憑感情行事究竟是對是錯。
  • P.81 前面是明白易懂的謊言,後面是無法理解的真相。
  • P.165 什麼是調情?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誘發的行為,它讓性的親近關係變得可能,但這種可能又不會被視為確定。換句話說:調情是一種不保證兌現的性交承諾。
  • P.193 再逃避痛苦,人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遁入未來。在時光的路徑上,人們想像了一條線,越過這條線,當下的痛苦就不存在了。
  • P.230 在大致的意念和精確的現實之間始終存在一塊無從想像的小小空白。
  • P.330 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我們跟他人的關係有多大程度是出自我們的感情,是出自我們的愛情或是與愛情無關的感情,是出自我們的善心或是恨意。也無法確定這些關係有多大程度是被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預先決定的。

星期二, 3月 20, 2007

[心得]《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

Golden Arches East 2006 Edition
作者:詹姆斯.華生/主編

這是本觀察討論金色拱門-麥當勞-在東南亞五個城市:北京、香港、台北、首爾、日本的發展。看看被視為西方(特別指美國)的速食文化代表-麥當勞-如何在對飲食相當講究的這幾個地區紮根拓展,如何融入在地、如何在維持全球標準化的過程中,融入東方的飲食,以及所遭遇到的問題:環保、勞工、肥胖、文化入侵。

 

不過我覺得針對台北的章節實在是太少了。而且牽扯到本省外省的政治觀點,因為麥當勞不是外省也不是台灣料理,是第三方的飲食,也是對西化(進步、媚外)的象徵。

麥當勞是在1984(民國73)年進入台灣,那時候的我正好是讀國小,當然不可能會去注意這種事情。但是對於我們這些不是生活在繁華都市的小朋友而言,速食店形象反而是像「香雞城」這樣的,有可樂、有薯條,當然還有香噴噴,烤的金黃的手扒雞,載上塑膠手套,灑上胡椒塩,從熱呼呼的烤雞上撕下雞腿,香脆的外皮和香嫩的雞肉和快要滴下來的肉汁。

但是後來,香雞城不見了(霍爾的移動城堡?)。小孩子對這種事情並不會太在乎。剛剛上網GOOGLE了一下,才發現居然都關了,只剩下宜蘭的最後一家。

「可預期的飲食經驗(p.36)」我想這也是一個重點,你在每一個地方都可以吃到一樣口味的漢堡和薯條(好吃與否純屬個人喜好),但是你沒辦法去預期這家自助餐店的排骨會和昨天那家的一樣,甚至是炸的是滷過的有沒有骨頭都不確定,除非你吃過了。在台中吃的陽春麵不會和台北的一樣,即使相鄰的2家店你也無法預期。最簡單的炒飯,我曾吃過難吃到吃幾口就無法下嚥的。

  1. 沒想到麥當勞的乾淨竟然也是早期吸引人潮的重點之一,因為以前的餐廳都不注重衛生。
  2. 排隊,也許台灣從小就教育要排隊,還好,在北京、香港、莫斯科都要再教育消費者排隊的觀念。
  3. 速食是很快的上菜,很快的吃完、在東南亞卻成了交誼的地點。
  4. 麥當勞的客戶目標是兒童,北京的兒皇,生日慶生
  5. 麥當勞是點心,不是正餐

 

順便閱讀

  1. dAb's blog: [吃食] 懷舊美食香雞城
  2. Gaspar.info | 東鞋西煮: 阿醜小店照No42.全台最後一家香雞城
  3. 小包三月天 - 全台最後香雞城

星期五, 2月 09, 2007

[心得]《愛是恆久的神智不清》

一個人孤獨的感覺明明很棒,為什麼兩人的孤獨如此難受?(P.39)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愛是恆久的神智不清
作者:江國香織
譯者:陳系美

這是一本最最貼近江國香織的生活散文,可是我怎麼讀不到夫妻之間的親密感?總覺得,那個稱之為丈夫的男人只是江國香織可以存在在這個世界的一種依靠物而已,從第一篇到最後一篇。

 

結了婚的兩人,在生活中不斷的磨合。丈夫是個標準的上班族,白天努力工作,下了班回家就是吃飯看電視;妻子除了做做家事之後還是個名作家。各有各的活動領域,明明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丈夫的角色反而像個過客,妻子則是為了種種因素而停留在家中。

有一天,妻子對著剛下班回到家的丈夫說自己即將要出遠門旅行,丈夫回答的第一句話竟是「那我的飯呢?(P.43)」,一瞬間妻子楞住了,然後領悟到自己對丈夫而言的存在意義只是“做飯”。“回家之後就能吃到飯”的慣例有可能不再,對丈夫似乎造成一股震憾,每天回家問的第一句是「今天有飯吃嗎?」

在客廳裡,丈夫喜歡開著電視機,讓吵雜的聲音填補空洞,讓五光十色的閃光塗上四週。丈夫看著電視,妻子看著丈夫的後腦杓。

妻子對丈夫的抱怨:「聲音關小一點嘛」、「報紙不要一張一張的丟得到處都是嘛」、「零食袋子的封口要用橡皮筋或廚房迴紋針夾起來啦」 、「這個人究竟為什麼每次抽屜開了都不關回去呢?」、「這個人究竟為什麼洗個手都會把盥洗室弄得到處濕答答的」、「這個人究竟為什麼不回話呢?」……

 

曾經有人問妻子為什麼要結婚?她的回答是:「我想要一個自己專用的男人吧。」

那結婚三年多的感想呢?「就像是在同一個籠子裡關了兩隻不同的動物,而且彼此都在心裡瞧不起對方,只是在各種顧忌之下沒有說出口。」

結婚真的那麼糟嗎?「總覺得婚姻生活就像這杯香蕉奶昔一樣愚蠢。然而不知為何,味道卻也沒有那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