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21 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時,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靜靜看著窗外的雨,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突然襲上心頭。那是心臟好像急速下沉,下半身變得空空蕩蕩,整個人殺時無依無靠的感覺。那時要我形容這種感覺,唯一會用的詞句就是「往下沉」。…(略)…媽媽聽完我的訴說後,很明確地對我說,這種感覺叫做「寂寞」。
- P.58 我一邊感受戒指來回撫摸後腦勺的觸感,一邊想像兩位姐姐面對面坐著吃麵的情形。桌面上的麵湯碗和浮著蔥花醬汁的小杯子、放在椅子上的手提袋、攤開在膝蓋上的手帕、桌下相向的兩人的腳等等,都在我的腦海裡形成畫面。
- P.84 可是,好人總喜歡對別人伸出援手,扮演幸福王子的角色,結果就是在幫助人的時候讓自己漸漸變得不幸。
- P.144 我們小時候就被父母一再教育,出門時一定要穿戴暖和,才能帶著溫暖而平靜的心情出門。父親認為這是做人的義務,所以要求我們做到。因為無法忍受外面的寒冷而露出冷得不得了的表情,讓周圍的人擔心,是很難為情的事。…(略)…對我們而言,為了愛漂亮而少穿戴,只會顯露一個人的窮相,萬一還因此感冒了,就是自作自受。
星期一, 4月 30, 2007
[摘錄]《流理台下的骨頭》
[心得]《流理台下的骨頭》
- 鳥鴉:日本的小說裡總免不了對生死、對情欲、對不倫的書寫。
你不覺得“流理台下的骨頭”就好像是什麼陰魂不散的親人、拋不開的過去、移不走的記憶,在人們烹煮食物的場所影響著、作用著嗎?
像吉本芭娜娜的《廚房》…… - 國良先生:你說的是沒錯啦。
不過江國香織的《流理台下的骨頭》,其實只是書中琴子的母親曾經說過的某個故事的片段而已,和整本書的內容沒什麼關係。 - 鳥鴉:不然簡介怎麼寫著
如果我殺死了什麼人,我想我會把骨頭藏在流理台下面。
再見了,我在心裡悄悄說,再見了。
再也見不到的,二十三歲的島子與十四歲的律。 - 國良先生:聽起來很像是某部低成本的驚悚電影裡,外表斯文的殺人魔,一邊喝著威士忌一邊對著躺在地上的屍體說話。
- 鳥鴉:其實是?
- 國良先生:是琴子(家裡蹲大學的19歲女孩)的同樣在12月出生的二姐島子和小弟律,過完生日就多一歲了
「二十三歲的島子與十四歲的律」當然再也見不到了。 - 鳥鴉:切~又被這種簡介給騙了。
- 國良先生:還好啦,我是滿喜歡江國香織的作品。反倒是你剛才提到的吉本芭娜娜中文版的出書量很少。
- 鳥鴉:我記得最近出版的應該是《羽衣》。
- 國良先生:書中寫的是宮坂一家六口的故事。
老大素代新婚一年要離婚
老二島子要小孩不要男人,想要收養女同事的孩子
老三琴子沒上學也沒工作,為了為了能和戀人在用餐時也能握著對方的手,她練習用左手吃飯
老么律唯一的男孩,喜歡做少女人偶模型……
就像看著日劇中典型的日本家庭一樣,過著平凡的日子。 - 鳥鴉:沒有《寂寞東京鐵塔》和《甜蜜小謊言》的不倫?沒有《角落一隅的朋友》的異境?沒有《去愛吧!間宮兄弟》的宅男?
- 國良先生:沒有吧。
至少沒有很明顯的寫出來。
那個島子有點像《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的笑子,精神不穩定。 - 鳥鴉:聽來還真是平凡。
是不是可以用「隔壁宮坂家的故事」來形容呢?物語? - 國良先生:差不多。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成文的習慣和規矩,不單只是“家教”而已。
像他們家的媽媽總是在爸爸出門上班後才化妝,在爸爸下班回家前卸妝。
每有活動都是全家出席像是生日。
不相信耶誕老人,但還是過耶誕節和送禮物。 - 鳥鴉:所以家家都有自己的一本難唸經。
- 國良先生:說到難唸的經,書中有一段
島子說要帶一個重要的人回家時,大家都以為是她的新男友,結果上門的是位女同事,然後又說那位女同事懷孕了孩子而且是她的… - 鳥鴉:噗~不會吧!?
- 國良先生:當然不可能
她又補了一句:「我想收養美也子生的孩子。」 - 鳥鴉:還真是有“笑”果啊。
- 國良先生:對啊,我們這樣聊,簡直就像在談街坊的八卦一樣。(笑)
伸延閱讀:
星期二, 4月 10, 2007
[筆記]基地系列(Foundation)
作者:以撒.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譯者:葉李華
三部曲
基地 Foundation | 基地與帝國 Foundation and Empire | 第二基地 Second Foundation |
前傳
基地前奏 Prelude to Foundation | 基地締造者 Forward the Foundation |
後傳
基地與地球 Foundation and Earth | 基地邊緣 Foundation's Edge |
葛蘭‧崔維茲 (Golan Trevize) 第一基地議員
詹諾夫‧裴洛拉特 (Janov Pelorat) 第一基地歷史學家
寶綺思 (Bliss) 蓋婭女子
延伸閱讀:
張貼者: 國良先生 於 10:28 下午
書籤: HEMiDEMi | funP | Yahoo(tw) | Del.icio.us | Furl | Technorati | MyShare |
星期一, 4月 02, 2007
[摘錄]《狼圖騰》以狼為師
狼子兵法
- P.25 老人壓低聲音說:打仗沒耐性哪成。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成吉思汗就那點騎兵,咋就能打敗大金國百萬大軍?打敗幾十個國家?光靠狼的狠勁還不成,還得靠狼的耐性。再多再強的敵人也有犯迷糊的時候。大馬犯迷糊,小狼也能把牠咬死。沒耐性就不是狼,不是獵人,不是成吉思汗。
- P.96 「兵者,詭道也」、知己知彼、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等。這些都是狼的拿手好戲,是條狼就會。
自然均衡
- P.42 一次打光了黃羊,來年吃啥?狼可不像人這麼貪心,狼比人會算賬,會算大賬!
蒙古人打圍打了幾百年,為啥年年都有得打,就是學了狼,不殺絕。 - P.248 狼群殺那麼多的黃羊,不是為了好玩,也不是為了抖威風,牠們是為了給狼群裡的老弱病殘留食。老虎花豹為啥在蒙古草原站不住腳?狼群為啥就能霸住草原?就是因為狼群比老虎花豹抱團齊心。老虎花豹打了食就顧自個兒吃,不顧妻兒老小。狼不是,狼打食想著自個兒也想著狼群,還想著跟不上狼群的老狼、瘸狼、半瞎狼、小狼、病狼和產崽餵奶的母狼。
新浪閱讀頻道-部份章節摘錄
- 第二章 - 又有六七條大狼悄悄加入了包圍圈,三面包圍線業以成形。陳陣用厚厚的羊皮馬蹄袖攏住口鼻,低聲問道:阿爸,狼群這會兒就要打圍了吧?
- 第三章 - 第二天清晨,果然無風無雪。蒙古包的炊煙像一棵細長高聳的白樺,樹梢直直地竄上天空,竄上騰格里。牛羊還在慢慢地反芻,陽光已驅走了冬夜的寒氣,牛羊身上的一層白霜剛剛化成了白露,很快又變成了一片輕薄的白霧。
- 第五章 - 而那些被狼從肚側大剖腹的馬,本來就是大腹便便的飽馬,胃包里裝滿了草原春天的第一茬青草和上年的秋草,飽脹而飽含水份,下墜分量很重。
- 第六章 - 那麼,是為慶祝戰役勝利?或是大會餐之前的狂歡儀式留下的痕跡?可能性極大。狼群的這次追擊圍殺戰,全殲馬群,無一漏網,報了仇,解了恨,可謂大獲全勝,大出了一口氣。一群飢狼捕獵了這樣大的一群肥馬,它們能不狂歡嗎?狼群當時一定興奮得發狂發癲,一定激亢得圍著最密集的一堆馬屍瘋跑邪舞。它們的興奮也一定持續了很長時間,所以冰湖上留下了這鬼畫符似的狼道怪圈。
- 第七章 - 馬倌套馬是一項優美、高難的藝術,也可變為套狼殺狼的高超武藝。馬倌為了給己給人換馬、給馬打鬃、打藥,還要閹馬、驗馬、馴生馬,幾乎天天離不開套馬。
- 第10章|第12章|第13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9章
- 第20章|第21章 (3) (5)|第23章|第25章|第26章|第27章|第28章
- 第30章|第32章|第33章 (6)|第34章
張貼者: 國良先生 於 8:50 上午
書籤: HEMiDEMi | funP | Yahoo(tw) | Del.icio.us | Furl | Technorati | MyShare |
星期日, 4月 01, 2007
[心得]《狼圖騰》遊牧民族 vs 農耕民族
作者姜戎對於狼圖騰的代表-遊牧/狩獵非常推崇,從以下的摘錄片段就能完全感受到。過去的歷史演變是否能約化到僅僅是遊牧與農耕的差異就能解釋朝代的興起與衰敗呢?我想答案應該是明顯的。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第一回的第一句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倒覺得這才是人類歷史的根本趨勢,任何的變數只是加快或減慢其中的過程而已。又如《基地》(作者:以撒.艾西莫夫)一書中,“心理史學”的創建者--哈里‧謝頓在回答「人類歷史可否改變?」的問題所言(P.56):「可以,但極為困難。光就一顆行星上的人口而言,『心理史學趨勢』就有很大的慣性。想要改變那些趨勢,就必須以慣性相當的因累加諸其上。這需要很多人的集體力量,倘若人數太少,想要有所改變就得花費很長的時間。您能瞭解嗎?」換句簡單的話來說:「天命難違!」
不過,書中不同於一般的論點是值得參考的。
- P.25 農耕民族可能早在幾十代上百代的時間裡,被糧食蔬菜農作物餵養得像綿羊一樣怯懦了,早已失去炎黃的游牧先祖的血性。不僅獵性無存,反而成為列強獵取的對象。
- P.35 中國漢族是農耕民族,食草民族,從骨子裡就怕狼恨狼,怎麼會崇拜狼圖騰呢?中國漢人崇拜的是主管農業命脈的龍王爺--龍圖騰,只能頂禮膜拜,誠惶誠恐,逆來順受;哪敢像蒙古人那樣學狼、護狼、拜狼又殺狼。
- P.46 如果站在「大命」的立場上看,農耕民族大量燒荒墾荒,屯墾戍邊,破壞草原和自然的大命,再危及人類的小命,難道不是更野蠻的野蠻嗎?東西方人都說大地是人類的母親,難道殘害母親還能算文明嗎?
- P.89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黃河決堤,人或為魚鱉」、「黃河--母親河」、「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並沒有因為黃河百害、吞沒了無數農田和千萬生命,而否認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看來「百害」和「母親」可以並存,關鍵在於「百害的母親」是否養育了這個民族,並支撐了這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草原民族的狼圖騰,也應該像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樣得到尊重。
- P.173 性格不僅決定個人的命運,性格也決定民族的命運。農耕民族家迪性過多,這種窩囊性格,決定了農耕民族的命運。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全是農耕國,那三個古文明早就滅亡了,華夏文明之所以沒有滅亡,不光是因為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兩河流域--黃河和長江,養育出了世界上最龐大的人口,使得其它的文明不太好啃動和消化掉。還可能由於草原游牧民族對中華文明的巨大貢獻……
- P.294 死亡也是巨大的戰鬥力,狼圖騰培育了多少慷慨赴死的蒙古武士啊。古代漢人雖然幾乎比蒙古人多百倍,但宮廷和民間骨子裡真正流行的信仰,卻是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華夏農耕民族得以延續至今的一種極為實用的活命經驗和哲學。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賴勁」,也是一種民族精神,而這種精神又滋生出多少漢奸飣軍,讓游牧民族鄙視和畏懼。中唐晚唐以後,漢人一蹶不振,頻頻淪為亡國奴,秦皇漢武唐宗時代的浩浩霸氣上哪裡去了呢?難道是因為中唐晚唐時,中原大地的狼群被漢人斬盡殺絕了麼?是由於兇猛卓絕的狼老師被滅絕,才導致民族精神和性格的萎靡?
- P.308 華夏的小農經濟是害怕競爭的和平勞動;儒家的綱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的是上尊下卑,論資排輩,無條件服從,以專制暴力消烕競爭,來維護皇權和農業的和平。華夏的小農經濟和儒家文化,從存在和意識兩個方面,軟化了華夏民族的性格,華夏民族雖然也曾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那是以犧牲民族性格為代價的,也就犧牲了民族發展的後勁。當世界歷史越過了農業文明的低級階段,中國注定了要落後挨打。
- P.444 華夏民族要想自強於群狼逐鹿的世界之林,最根本的,是必須徹底清除農耕民族性格中的羊性和家畜性,把自己變成強悍的狼。至少,也應該有敬崇狼精神、狼圖騰的願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