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8, 2007

[轉貼]讀經典可以怎樣的方式增進心智?(10 Ways to Improve Your Mind by Reading the Classics)

原文出處:http://www.lifepro.cn/archives/342187

某天我看到一些令人驚奇的關於閱讀的統計, 根據一項統計, 42%的大學畢業生不會再閱讀一本書.大多數人都在讀10年內的暢銷書, 很少人閱讀經典作品. 儘管這些人類的文化遺產被遺忘很不幸, 但我們可以更好的利用它們提升自己. 通過閱讀它們, 你可以提升你的心智, 讓你具有更多優勢.

1. 更大的詞彙量
閱讀經典時, 你會遇到許多已不常用到的詞彙. 為什麼要學多數人已經不用的詞彙呢? 這樣做, 可以是你與別人拉開距離. 擁有更大的詞彙量, 就好比向工具箱內放入更多工具. 一個存放詞彙的大的火藥庫, 將使你的表述更有感染力. 你將能夠更精確的交流, 並且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 你很有思想. 這將在工作以及社會上給你帶來一定的優勢.
村長:用過於艱深的詞彙反而文章難以消化,過多的罕用詞彙反而造成讀者的挫折感。

2. 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經典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最容易的方法. 閱讀的同時, 你不自覺的就會吸收作者使用的語法和文風. 為什麼不像最好的作者學習呢? 偉大的作者們傾向於(用文字)來掌管你的心智. 閱讀之後, 我發現我的思想開始反映作者的風格.這種影響也延伸到寫作上, 幫助你寫出清晰有韻律的句子.
村長:如果所謂的經典是指外文作品而你又無法閱讀原文時,譯本的選擇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差勁的譯本只會讓人遠離經典。

3. 提升說的能力
成為好的說話者往往與成為一個好的作者一起, 因為兩者都要求你成為一個好的思想者. 思想巨匠們的作品將使你學會以獨特的風格清晰的表述你的觀念. 通過提高你對英語的掌控, 你將變得更有說服力, 更有思想, 並且將比別人表述更清晰.
村長:寫作可以經由長時間的醞釀與修改而臻至完美,但說話往往需要的是臨場反應及機智。多讀書至少可以讓你言之有物。

4. 新的思想
這是不是一種諷刺: 新思想的最好來源竟是那些已經過世數百年的作者? 我已經從許多經典中, 得出我的一些最好的思想. 事實上, 當你考慮到與周圍的人的比較, 你就會理解這一問題. 你認識的每個人都在閱讀一些流行的Blog和暢銷書. 和其它的人一樣吸收相同的觀點, 將令你的思考同質化, 重複化. 更不要說讓你的思想聽起來有原創性了. 從經典中尋找激勵, 你可以提升你的創造力和新的話題.
村長:這是相對的。流行的觀點和過去的想法在量的角度上就有極大的差距;而現在的觀點也可能是根基於過去的想法。如果不以新舊來區分,在看過流行的事物再去看過去的事物,不也是另一種新嗎?

5.歷史性的觀點
我可以自己來論證這一點, 但是既然愛因斯坦以及論證過, 為什麼還要自己來呢?

那些只讀報紙以及當代書籍的人, 在我看來, 就像一個極度近視的人鄙視眼睛一樣. 因為他從未看到或聽到其它觀點, 他完全依賴於他的時代的偏見和潮流. 就算是那些不吸收他人的思想和經驗的人的觀點, 也比那些單調無價值的觀點要好.
一個世紀內只有很少人擁有清晰的頭腦,文風與良好的品味. 他們保存下來的作品屬於人類最珍貴的物品.
沒有什麼比跨越今人的偏見更重要.

村長:雖然沒有必要重新發明輪子,但有時候從根本去變革也是一種創新,像iPhone。

6. 教育性的娛樂
讀書是有趣的. 關鍵是要越過最初的詞彙壁壘. 事實上, 它比你想像的要簡單的多. 就算是那些最具有挑戰性的作者, 也只使用有限的詞彙. 掌握這些詞彙之後, 你將發現經典和現代作品一樣易讀, 並且要更有刺激性. 經典被保存下來, 有其娛樂方面的原因. 這就是那些電影製片人願意去拍經典作品的原因-他們有最好的內容.

7. 智慧
如果你希望精通談話的藝術, 讀經典是很必要的. 它們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在十年內不會像暢銷書榜上的99%的書那樣消失.讀經典的過程中, 你會對那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觀點有更深層的思考. 引用亞里士多德或者伏爾泰的名言可以很好的幫你贏得爭論.

8.使閱讀更有效率.
我剛讀過 Cormac MacCarthy寫的 The Road 一書, 它贏得了普利策獎, 很不錯. 之後, 我讀了Lolita 的前幾章, 我被它的出色所震撼. 事實上, 好書並不是每年都會出現. 如果你只閱讀當代文學, 你將會失去很多. 為什麼不將你的多數時間用在讀最優秀的作品呢?

9. 使你思想的聲音與眾不同.
如果你是一個作者或是一個Blogger, 那麼忽略掉經典作品將是一個錯誤. 這與你的寫作主題無關. 無論你寫哪方面的文章, 你需要變得更有說服力並且讓你思想的聲音與眾不同. 最好的方法來源於那些大師.

10. 學到永恆的思想
我們傾向於相信, 在我們生活的時代, 技術已將身邊的一切改變. 事實上, 我們活在今天的感受和幾千年前一樣. 經典永遠為我們帶來有價值的教益. 它們包含能對你的生活直接產生影響的信息. 如果你不相信我, 那麼試著去讀富蘭克林自傳, 看看你是否一無所獲. 閱讀經典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人類的處境, 對現代的問題形成更深層的理解.

最後, 我認為我很歡迎批評的聲音. 我並不是要攻擊現代的一切.只讀經典不讀其他的東西, 和忽略這些經典一樣愚蠢. 我們要將古代的智慧和現代的創新結合起來.

你可能還會願意看到相關的文章:

10 Ways to Improve Your Mind by Reading the Classics by John Wesley

翻譯 by 河流 @ LifePro

歡迎訪問 LifePro: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星期二, 9月 11, 2007

[心得]《凍結的香氣》

作者:小川洋子\譯者:王蘊潔\aNobii博客來

味道、記憶、數學、追尋、拼圖
香氣會飄散,凍結的是人的記憶與心。

涼子的同居男友弘之在送給她一瓶名為「記憶之泉」的香水後自殺了。
在冰冷的太平間,居然出現了一名很像弘之男子出現,是他的弟弟-彰。
可是弘之說過他的雙親因為車禍過世也沒有弟弟…

為了追尋弘之自殺的原因,涼子跟著彰回到了弘之不曾透露或刻意隱瞞的老家,看到滿屋子的數學競賽的冠軍獎杯獎牌獎杯狀,和弘之母親近乎異常的舉動,涼子發現自己居然完全不了解自己深愛的男人的過去。

在過程中,15年前到布拉格比賽的線索幾乎都是空白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涼子決定跟著弘之的腳步去一探究竟。

 

  • P.146 安靜是最重要的。在區別氣味時,每個人都必須徘徊在廣袤的過去。過去的世界沒有聲音,就像夢也沒有聲音一樣。記憶是唯一的路標。

星期五, 9月 07, 2007

[心得]《銀簪子》(GRANDMA'S HAIRPIN)

作者︰蕭菊貞\aNobii博客來

“銀簪子”是一部記錄片,蕭菊貞是導演。“銀簪子”是一本導演與觀眾或讀者分享其拍攝過程及感受的書,蕭菊貞是作者。
“銀簪子”是一支祖母留下來的飾品,也是血濃於水的象徵。

http://www.pts.org.tw/~web02/Seminar/p4.htm

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來台,帶了六十萬大軍,他們以為不久之後就可以反攻大陸回家了。

沒想到一待四十年,兩岸才開放。於是,這群老兵成為台灣與大陸間最尷尬的一群人!
家,歸不得,不可求。

蕭菊貞的父親也是老兵。奶奶的一支銀簪子,讓蕭菊貞
走進了父親的世界,和許多老兵伯伯們的深深思念……。

記錄片是2000年出品的,有得獎也參加過不少影展(參考),可是我沒看過,連聽都沒聽過。

書中的文字如散文般娓娓道出一些拍片的辛苦與困難,老兵們對大時代的無奈、對家鄉的思念、對生命即將走到尾聲的無力……

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並沒有意識到本省和外省的差異。頂多只有在填寫個人資料時有欄「祖籍」,父親說寫福建。
啊,福建,聽起來就很有福氣的樣子,然後再聯想到地理課本上的武夷山照片,嗯,這就是我的祖籍。如此而已,有什麼斯土斯民的感情嗎?沒有。只有那些已是歷史的地理課本中的狹隘印象,甚至考完試就忘了。

省籍問題,反而是在有投票權之後,才慢慢從報章新聞中注意到。真正對選民有益的牛肉都被這些意識型態的問題所模糊,而這就是台灣政治的可悲。

  • 現實一點都不美。甚至殘酷得讓人討厭。
  • 我討厭面對死亡,它讓你完全無能為力,某一種關係硬生生的被切斷。
  • 而我,客家人和外省人的孩子,是台灣人?新台灣人?還是外省二代?對於這種粗暴的分類法,我一直感到厭惡,翻開台灣近代史,我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純種台灣人?我以為,我生在這土地,長在這土地,我是台灣人啊,為什麼有一把尺,老把我撥到海峽中間呢?
  • 我討厭政治,但我們生活在台灣,卻怎麼也擺脫不了政治的陰影,像卡通中被施了咒語的烏雲,你怎麼躲也躲不了,它就是在你上頭。
  • 「從此」有些時候是這個意思,作者想去喝杯熱牛奶,好好睡一覺了。
  • P.192 結局,通常是一個故事的高潮,激情的、溫情的、濫情的都好,至少要製造一種情緒,讓觀眾或讓讀者覺得不至於損失。
  • P.196 糾纏,是一種很恐怖的狀態,也就是還不夠清明,絞成一團,而且還會繼續下去。
  • P.210 「你什麼也無法改變!」我聽見冷冰冰的死神的聲音。

星期一, 9月 03, 2007

[心得]《變成麵包的夢》

作者︰鹽田雅紀\繪者:越智典\譯者:游珮芸\aNobii博客來

小麥還在小麥田裡生長時,只能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風得到訊息。
不遠的北方有吃草的牛,遙遠的南方有廣闊的海洋,風吹起時也和小麥田一樣的波浪搖擺。

「我們將來會變成什麼呢?」隨著小麥逐漸成熟變金黃,未來也成了他們的話題。
不同的風有不同的回答。馬鈴薯肉湯、煎黃的鍋貼、涼透的烏龍麵、細細的麵線、香脆的炸蝦酥皮、鬆軟的麵包……
每粒小麥都為著自己未來要成為什麼“佳餚”而懷抱夢想。

而其中有一株特別低矮的小小麥,雖然生長得比別株慢,卻也同樣有著相同的夢想。

小麥們成熟了,收割、研磨,成了麵粉。
在麵包店裡和酵母嬰兒、奶油小生、海鹽公婆、烤爐中的石頭公。
在烤爐中,小麥們繼續夢想著,下輩子要當什麼…

書中的插畫也很棒,替文字加分不少。

  • P.68 垂頭喪氣的話,連幸福之神都會逃之夭夭。
  • P.84 只要找回自己的夢想,就不會再軟趴趴地融化,不會再失去自我了。